宝宝三个月之后喝奶量明显增多,而且身体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储存能力,所以每次喂奶间隔的时间也相应变得更长。在前两个月,宝宝只要3个小时没吃奶就饿得直哭,但是3个月之后,宝宝喝奶之后能睡上4、5个小时。
正常来说,三个月的宝宝一天奶量在800毫升左右,分5—6次喂,每次大约在150毫升。夜间喂奶比白天间隔时间长一些,要有意识地把间隔时间拉长,使宝宝慢慢养成夜间不吃奶的习惯。这样不仅能减轻妈妈负担,也能让宝宝的饮食习惯逐渐变正常。另外,还可以在宝宝两次喂奶间适当的添加一些温开水,也可以给宝宝添加一些奶伴葡萄糖,帮助宝宝消化吸收。切记不要太早
添加辅食,尤其是3个月的宝宝,添加得太早,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,消化功能发生紊乱。
三个月宝宝吃奶粉量大概是多少呢?专家建议,2~3个月的宝宝正常奶量为每天6次,每次喂奶120~150毫升,间歇延至3.5~4小时,后半夜可睡5~6小时。除此之外,还要两次喂奶之间或者是喂奶之后补充一定的水。三个月的宝宝的奶量明显比前两个月增加,大约在120毫升左右,不过其实也是因人而异的,有的宝宝也是奶量多一些,这个妈妈们需要根据宝宝的体重和需求来决定。
三个月宝宝如果是
人工喂养,通过配方奶粉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话,那么吃奶粉量其实是可以计算出来的。奶量的计算公式为:一日奶量=100×[110×体重(千克)]/86。相对简便的算法: 一日奶量=128毫升×体重(千克)。除了奶粉量需要注意外,冲调奶粉的方法也需要格外谨慎。一般,三个月宝宝的奶可以按奶粉与水一比四的比例,即一平匙奶粉加4平匙水冲调。另外,奶粉的包装上面都可以找到不同月龄奶粉的用量、调配方法,每日喂养次数以及其他的相关事宜的详细说明,妈妈们在冲调之前可先认真了解一下。
一般正常情况下,三个月
宝宝吃奶量是有一定量的增加,如果三个月宝宝吃奶量减少,那么妈妈们也需要格外注意了。宝宝不爱吃奶和吐奶只是宝宝消化道发育阶段会出现的常见症状,因为宝宝胃肠道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,胃内分泌的胃酸和肠道内的蛋白消化酶以及乳糖酶分泌的量很少,并且肠道内绒毛膜上皮的屏障保护作用也还比较差,所以如果有肠胃问题,那么直接会影响宝宝的食欲。
另外,宝宝的胃酸PH值较成人高,所以对蛋白质的消化力较差,所以很可能会引起溢奶或肠胃反流的状况,吐奶就是常见的状况之一。这个时候妈妈们可以考虑给
宝宝换奶粉,给宝宝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或者奶粉,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宝宝的胃肠负担,减轻胀气,也能缓解吐奶。另外,妈妈们也需要注意宝宝厌奶时的喂奶方式,应该注意顺其自然,有些妈妈一到喂奶时间就叫醒熟睡的宝宝吃奶,这种做法也是不妥当的。妈妈们不必因宝宝推迟吃奶时间而操心,宝宝大多知道自己的需要,奶供过于求,宝宝会拒而不受,奶供不应求,则会提前醒来,饿了食欲也会更好一点。
不同年龄的宝宝吃奶量都是有一定的标准的,但是这个标准也是因人而异的。三个月宝宝吃奶量多少才算是正常的呢?如何判断宝宝吃饱了没?妈妈们想要准确了解宝宝是否吃饱了,在适当的时候给宝宝补充适当的奶量,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如何判
断奶量够不够。
1、看哺乳次数。
出生后头1—
2个月宝宝每天需要吃8—10次,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。
2、看排泄。
如果单纯依靠
母乳喂养,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,是奶量充足、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。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,就说明奶量不足,婴儿没有吃饱。由母乳喂养的
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,每天大便2-4次,这表明奶量充足,婴儿吃饱了。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,并呈绿色泡沫便,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,宝宝没有吃饱。
3、看睡眠。
宝宝如果在吃奶后能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,且不哭闹能够深度睡眠,表示孩子已经吃饱。
4、看体重。
正常情况下,宝宝如果奶量足够,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~170克,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。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。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,婴儿吃得饱。
5、看神情。
宝宝吃饱了一般都会情绪良好,表现愉快,玩笑自如,眼睛闪亮,反应灵敏。